洞庭湖区水利冬修忙。图为湖南安乡县安造垸红卫闸。
红网时刻 新闻记者 陈雪骅 通讯员 孟熊 周旋 报道
时值寒冬,湖南洞庭湖区一片繁忙景象。在常德市安乡县安造垸、益阳市资阳区长春垸等地,随处可见堤防加固施工现场。
湖南省洞庭湖区重点垸堤防加固工程,是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工程对松澧、安造、沅澧、长春、烂泥湖、华容护城等6个重点垸堤防进行系统治理,治理堤长658公里,总工期45个月,工程概算总投资超过80亿元。
作为该工程总承包联合体牵头单位,湖南省港航水利集团子企业——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下称省水电设计院),曾在今年9月就推进上述重点垸堤防加固工程,专门召集成员单位召开“百日攻坚”动员大会。
深耕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领域75年,见证了湖南社会经济发展的诸多重要时刻,这家与新中国同龄的老牌国企,在水安全治理领域以其“领头雁”“关键阀”的姿态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洞庭湖共双茶分洪闸工程,获“智建杯”国际大赛银奖。
护洞庭保安宁履职社会责任
水资源丰富的湖南,因特殊的地理地形和气候等原因,洪涝和旱情几乎每年都交替上演。拥有上千万亩耕地的洞庭湖区更是如此。
一段时间以来,洞庭湖水位下降、泥沙淤积、湿地旱化以及洪涝灾害等问题成为顽疾,其中不少航道因为枯水期太长,甚至出现连续几个月断流现象,而一临汛期,超警超保高洪水位持续数十天。如何让水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湖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是一篇水治理大文章。
为了利用、保护好水资源,做好“水安全”工程,围绕洞庭湖治理一直是湖南治水的主题,历史上曾一度出现27万军民参加洞庭湖堤垸建设的辉煌景象。
在1952年、1954年洞庭湖区发生大水后,湖南对洞庭湖堵口复堤,并小垸为大垸,治理南洞庭湖,拉开了洞庭湖治理的序幕。其时省水电设计院的前身——湖南水利第一支地质勘探队应运而生,并以先锋队的姿态投身包括洞庭湖在内的三湘大地河湖治理,建坝开渠,打响饮水安全保卫之战。
此后在这场旷日持久的保卫战中,省水电设计院都担负着重要使命和任务。如上述洞庭湖区重点垸堤防加固工程的一期、二期规划设计都由省水电设计院牵头担纲。
津市市西毛里湖泵站工程,获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
特别是今年华容县团洲垸洞庭湖一线防洪大堤发生溃决,省水电设计院第一时间派出专家组赶赴现场参与救灾,面对复杂严峻形势,他们克服各种困难,迅速组织收集各类关键基础数据,水头差、溃口宽度、推算流速、洪水风险……根据采集的险情监测信息,他们又在分析、研讨的基础上,迅速制定了堵口方案……
在这场与洪水抗争的保卫战中,省水电设计院以其专业沉淀,为防汛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守住第二道、第三道防线,为最后的抢险胜利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据了解,每年汛期该院派出的防汛专家组高达几十个,为各级政府提供技术服务,切实履职社会责任。
湖南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省水电设计院顾问徐贵介绍,在经年累月的洞庭湖治理上,省水电设计院在荆江分洪、南洞庭湖整治、电力排灌、城市防洪排涝、重点堤垸建设、蓄滞洪区建设、河湖水系连通、水资源配置等水利建设中,提出了极富前瞻性和实施效果的治理规划思路,完成了一大批高水平、高质量的勘测设计成果,打造了以长江湖南段河湖长制为代表的“全国样板”方案,形成了“江湖联动、四水协同”的综合治理体系,为河湖治理树立了新的典范。
拼市场强内功彰显国企担当
不仅是洞庭湖,湖南境内几乎所有上规模的水利防汛工程,都与省水电设计院密不可分。
如设计并建成了江垭、欧阳海、安江、大源渡为代表的一大批以防洪、发电为主,兼有灌溉、航运等综合效益的大中型综合水利枢纽工程;
如规划设计了韶山灌区、铁山灌区、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毛俊水库、莽山水库、犬木塘水库等一大批国家重点民生水利支撑工程,为湖南的水安全和粮食安全默默地保驾护航。
铁山水库大坝黏土斜墙砂壳坝型,获国家优秀设计金质奖。
75年来,省水电设计院一直是湖南水利顶层设计的承担者,是全省重大水利规划、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与创新发展的推动者。数据显示,省水电设计院迄今已累计完成8000余项重大工程的规划、勘测与设计。
更让人惊叹的是,其坝工技术、基础处理等数十项技术创当时国内乃至世界第一,在业界享有“坝工博物馆”“灯泡式贯流机的设计摇篮”等美誉。
作为国家甲级勘测设计科研单位、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湖南省水电设计院位列全国工程勘测设计行业综合实力百强。其业务范围现在已经遍及全国以及缅甸、越南、尼泊尔、赞比亚、智利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北京、深圳、新疆、四川等地设有分支机构。
伴随着业务覆盖范围的持续扩大,省水电设计院先后获得1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鲁班奖、大禹奖16项,各类工程建设质量国家、省部级奖励400余项,主编或参编国家、行业规程规范30余部。拥有各类资质资信证书68项,其中甲级资质31项。
人才是第一资源,省水电设计院在雄厚的人力智力支撑下,近年来先后承接了洞庭湖重点垸堤防加固、金塘冲水库和四川东风岩航电枢纽等总承包项目,首次承接的桂阳1200MW抽水蓄能电站设计顺利通过审查,签订中核新华韩城光伏发电项目设计合同,新能源业务量大步增长……
在承接一个个重大民生工程时,省水电设计院涌现出了许多敢于拼搏、勇于探索的模范团队和感人事迹。
桂阳泗州山抽水蓄能电站是省水电设计院承接的第一个大型抽水蓄能项目,生产经营部部长李正坤介绍,当时的勘探条件十分艰苦,大部分钻孔在深山老林、10多公里内荒无人烟人迹罕见之处,“时间紧、任务急,面对这种情况,勘测队员们毫不退缩,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高质量完成了钻孔11000米、平洞素描1800米,平面测绘70平方公里,勘察报告330页,地质图360余张”。此次勘察得到了合作伙伴和业主的高度评价,勘察成果得到了审查专家的充分肯定,泗州山抽水蓄能勘测项目组后来荣获“湖南省总工会百万职工劳动竞赛先进班组”。
省水电设计院的另一个项目新疆塔尔朗水利工程坝址在茫茫戈壁莽莽天山,方圆几十公里荒无人烟,这里常年飞沙走石,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没有电没有水,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仅设备进场就花了一个星期,很多钻孔都在悬崖峭壁上,徒步都很困难,因不能使用炸药,修道路、平钻台因全靠手工开凿。在这种情况下,省水电设计院最终高质量完成了项目生产任务。
新疆大河沿水库工程,是世界已建防渗墙最深的水库工程。
重研发重应用推动改革创新
除了主动服务市场,在工程总承包、新能源、数字化转型等业务上不断“攻城略地”外,省水电设计院还在科技创新、打造新质生产力方面持续发力。
其打造的“洞庭湖智慧水利综合展示平台”“河道采砂综合监管平台”,在省水利厅正式运行,智慧建设管理系统也在洞庭湖重点垸堤防加固工程实现全线运用。
早在2009年就获评高新技术企业的水电设计院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多年来持续保持研发投入不低于营业收入的5%。
从管理上看,近年来水电设计院在“薪酬分配”“职务职级”“干部任期制、契约化管理”“绩效考核”中,突出了创新要求和考核占比,发布了科技创新管理、科技创新成果奖励等制度,实行科研任务和外部获奖双重奖励机制,重科研、重创新、重应用的氛围越来越浓。
省水电设计院还加强与各大科研院校合作,联合理工大学、农业大学建立了洞庭湖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智慧水利数字孪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灌区精准控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创新平台,自主创建了中国农林水利气象工会“长江经济带劳模创新工作室”,着力打造洞庭湖生态修复原创技术策源地。
为了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省水电设计院专门组建了数字工程院,着力发挥数字化技术优势,打造湖南水利数字化品牌,参与了三项数字化标准编制,开发了施工数字化监管系统、灌区水资源联调联供系统和湖南省小水电站综合监管平台、三维可视化展示平台。
澧水石门至澧县航道建设艳洲枢纽工程,为交通运输部和湖南省“十四五”重点水运建设项目。
依托勘测设计的核心竞争力,省水电设计院不断推进业务领域的多元化发展,全力推进数字工程、BIM技术发展,构建“智慧水利”技术平台,打造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智慧水利建设与服务模式。
近年来,省水电设计院还不断深化改革,力促企业科学治理、创新发展。自2021年7月转企改制并入省港航水利集团有限公司(原湘水集团)后,便主动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对标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下大力气精简优化了公司机构、人员设置。精简11个管理部门为7个,优化调整11个专业院为9个,压缩减少管理人员三成及中层管理干部两成等等。
通过这一系列改革举措,实现降本增效,营收利润连续三年高速增长,成为湖南港航水利集团利润重要贡献板块。
深耕行业75年,省水电设计院已成长为全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行业国家甲级勘测设计院所,在业界享有湖南“水利智库”美誉。
在崭新的2025年,省水电设计院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为湖南水利水运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努力将公司打造成一流的全省水利水运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涉水资源开发创新者、涉水产业全过程咨询服务商和水利工程总承包商。
责编:陈南松
来源:红网